“专精特新”再一次受到了关注。
“十四五”期间,我国工信部在公告中指出将培育孵化带动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级别的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
之所以开始大量孵化如此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及“小巨人”企业,从政策的表述可以领悟其中的要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以及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我国的基础研究并推动应用研究,需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而要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需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我国虽然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但基础装备和核心技术能力却明显不足、产业链上出现的“断点”以及“堵点”非常多,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还要受制于人。
解决“卡脖子”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随着政策的不断加持,专精特新行业在强化科技创新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凸显。
顶层政策随着推移不断实现落地,今年年初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旨在借助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正确引导,加快培育一批成长良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梯度培育优质企业,着力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还有专业化能力。
从工信部的梯度培育的角度可知,将分“四个梯度”对中小企业予以分层培育: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工作硕果累累,到2021年7月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名单达2930家。
去年以来更多政策利好精准滴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别是针对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丰富的融资工具也开始多管齐下:
财政方面今年中央财政新增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目前已经安排了35亿元支持超过1300家的“小巨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在去年的10月末,专精特新“小巨人”行业整体的获贷率比例甚至超过了7成。此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发挥,累计投资的项目将近600个,其中投资初创期的成长型的中小企业数量比例占据75%。
可以说专精特新行业已经成为当前国家发展一个重要方向,企业如果能早点赶上这个浪潮就可以早点享受到国家给予的福利待遇!有意向的企业可以咨询达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