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区域虽然广泛但多中心化,大多集中于创新服务领域,这为深圳中小企业不断的市场迭代与科技创新,带来了广阔发挥空间。
但是当前很多以技术引领为主导的“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得资本、融资方面难度比较大。
初创之时,多数小微企业没有历史信用记录,也没有传统抵押物,无法达到金融机构设置的融资条件。
做好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服务,对于提升深圳的中小企业自身竞争力,稳定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针对这个难点,深圳高新投现已围绕“专精特新”企业高成长、高附加、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打出金融服务“组合拳”,为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便捷式、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信贷金融扶持。
另外研发投入也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痛点,深圳同样也根据此难点积极制定应对的办法,包括出台培育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项金融服务支持政策,从企业的早期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拓展、数字化转型等环节,为其配套政策性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证券化、产业投资基金、供应链金融等多种金融服务,不断拓宽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并积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还有为了强化专精特新培育梯队,深圳正慢慢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及基础软件等领域,遴选一批扎根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且有良好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作为培育对象。
并针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完善捕捉寻找、孵化培育、扶持壮大机制,形成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梯队。将深圳市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纳入便利直通车服务,对入选市级、省级、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最高奖励10万元、20万元、50万元。
深圳不仅仅有平安、华为、腾讯等巨头企业,更有大批优质中小企业,推动了城市创新动能释放。
截至2021年底,深圳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与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039家。按照规划,深圳要在2022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十四五”期间力争发展12600家国家、省、市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如果还没有申请专精特新资质的可咨询达晟信息进行项目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