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不折不扣的“高产田”,深圳高新区创造了全市约30%的GDP。去年深圳的经营总收入更是超过了2.2万亿元,在国家高新产业园的综合评价中排在了第二的位置,综合效应和持续创新能力单项更是排名在第一的位置。
高新产业园区是经政府批准的科技工业发展园区,是为发展高新研发技术而设置的一个特定的区域。
开发区依托于知识、技术密集和包容的环境,依靠科技经济实力,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创新资源、资金还有管控手段,通过实行税收和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一个局部优化,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成生产力,以此促进科研和生产实现综合性地结合。诞生在寸土寸金的特区,深圳的高新产业园区目前已经出现了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
面对新的十四五规划,深圳高新区只要借助扩大管理范围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具体将从以下几大措施下手进行园区扩张:
一、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深圳将围绕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需求,在创新型企业培育和扶持、人才吸引、科技金融创新、创新平台建设、土地出让及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一系列合金量高、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营造最有利于高新技术认定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二、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合理分配
深圳将按照产业规划布局向各园区有针对性地协同配置,充分发挥创新资源对各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将在园区内优先布局大学、科技基础设施、应用基础研究机构、诺贝尔奖科学家领衔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设施和服务平台,引导更多创新资源向区内的高新技术认定企业集聚。
三、创新政策,实现全生命周期监管
深圳将协同相关措施和自然资源部门,建立健全创新土地、产业用房等相关政策,解除掉产业空间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健全各园区的产业项目遴选、发展监管等管理机制,加强园区内的土地在使用期限内的动态监管,提高土地资源的一个节约利用水平。
四、完善园区内的公共配套设施
深圳将制定和实施配套设施和环境提升计划,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为核心,加快完善各园区交通、教育、医疗、餐饮、商务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一批具备智慧型、创新型、生态型科技新城,打造定位精准、产城融合、服务完善、产出高效的人文生态美丽高新区。
五、加大各类资金的投入
深圳将编制相关的关于用房和服务平台建设的措施,制定深圳高新区投融资体系建设政策,充分利用政府的财政资金来社会进行多元投资,加快建设和完善各类用房以及服务平台,促进孵化器以及创客空间、专业园等孵化载体的建设,强力支撑园区内高新技术认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六、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各园区将会同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园区统计工作,按时向市级高新区管理机构报送园区发展情况。高新区的管理机构会优化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设立具有深圳特色的考核体系,对在高新区改革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新申报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引导督促深圳高新区各园区转型升级,高效完成高新区内的创新发展任务。
六大措施将大大推动深圳高新产业园区和深圳自创区联动发展,同时助力深圳高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承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