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本质是科技创新创业,那推动专精特新,可以为科技带来哪些效应呢?
一、大量高水平科技创业源头出现
专精特新企业十分重视研发,追求产品高端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这与硬科技创业不谋而合。
推动专精特新的发展,会让更多的前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进行转移转化,大量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也会投身到硬科技创业中。
在资本市场引导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职业经理人”模式将走向多发和成熟,这种新创业组合会大幅提升硬科技创业成功率。对于有远见卓识的科技创业者而言,做一家专精特新企业是一个值得放手一搏的方向,“身怀利器”的技术优势让其爆发式增长成为可能。
二、从应用端倒逼研发端成果提质和快速创新迭代
科技成果转化中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前端科技成果和后端市场如何有效衔接,而专精特新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天生会基于市场需求、从应用场景出发推动研发创新,大大提升专精特新技术成果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同时,企业灵活的机制对市场变化和需求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促进关键技术升级,创新效率始终较高。纵观德国和日本企业成长史,那些百年老字号企业之所以历久弥新屹立不倒,都是靠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不断地迭代创新专精特新技术,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
专精特新企业“小而美”的属性让其在创新变革面前没有负担,其蓬勃发展将推动系统创新下的产业实现逻辑创新模式,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题得到破解。
三、产业孵化逻辑终将成为趋势
当前,每次研发都可能在细分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创新成果,每一种产品都可能发生价值层面的迭代创新,企业的培育成长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创业孵化过程。
所谓产业孵化,就是聚焦某一细分产业领域推动技术跨界融合创新、产品与用户需求协同演化的企业培育过程。专精特新企业本身的专精特新技术恰恰契合产业孵化逻辑,发展专精特新能够带动与之相关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数字化升级、绿色化改造以及企业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政策优化。
但要培育出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综合性的创业孵化服务恐怕很难实现,就需要建设有明确的发展导向、能够聚拢行业圈层资源、提供专业水准服务的高能级产业孵化平台。
国家已经密集出台若干针对性政策,从政策入手更加精准地扶持专精特新发展,包括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前沿科技和硬科技创新创业,支持企业加强技术跨界融合、挖掘新场景、培育新物种新赛道,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低碳绿色发展,支持企业提升国际化能力和水平,支持企业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提升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