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圳,顺应时代潮流,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如今深圳逐步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的步骤,深圳的高新产业开始成为全球高新产业重要的增长极,甚至成为深圳第一大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据统计,2022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高新产业产值突破了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当年入库数量突破2万家。
深圳国家高新区的发明专利授权的数量达3万多件,有效的发明专利达18万余件,PCT国际专利数量达1.47万余件。在综合评价中深圳的国家高新区连续三年处于全国第二的位置。
从“科技荒漠”到“创新绿洲”,深圳经历了“三来一补-模仿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回顾深圳40多年的创新发展史,深圳每次高新产业转型升级都踩在时代的节点上。
市的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要增强各大产业的源头创新活力和核心技术研发实力,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要建设具备全球竞争力并且一流科技创新中心,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和目标。
而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深圳愈发重视原始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在基础研究、科研院所、国家级研发平台和高等院校等方面的投入。先后建成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布局并规划建设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等多个综合性的国家级科学中心。
可以说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深圳稳步迈进原始创新阶段。另外高交会的成立和推行更是让深圳高新产业得到新一层级的盛放。
20多年来高交会不但成为了高新发展一大“助推器”,更是成为助推深圳高新产业不断前进的一面亮眼的旗帜,见证了我国的传统制造业转型为高新制造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转变的历史轨迹。
深圳成立这40年多年间里,这里成长起来一大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腾讯、华为等众多知名科技公司。2000年深圳的高新区突破千亿元产值目标,自此之后深圳每年平均以千亿元的速度增长,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全球创投机构活跃的热土,每年投入于初创企业的资金超过千亿元,目前深圳拥有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机构五万多家,创投机构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国创投企业前20在深圳占了一半。
40年来深圳逐渐探索并形成了一套以科创作为“发力点”、以企业为主要发展主体、以市场为主要引领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模式,闯出了一条灵活、多元、接地气的“科技创新之路”。
今天深圳正从应用技术创新加速向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先前的模板式的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跃升,不断升级自身的高新产业和创新研发水平。